k小姐的facebook

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

【一年一度的美食】香港本土文化 平民掃街!



從前的香港,晚上就會出現不同的街邊檔,有各式各樣的街頭小食,滿街都是美食香氣。由於選擇眾多,價錢又親民,深受大眾歡迎,亦是香港本土美食文化。然而,時代變遷,街邊檔都變成小店,而街頭美食風光亦彷彿消失了。不過,一年總有幾天,街上會重現街邊檔,而這個千載難逢的時間就是「新年」。雖說今年新年已過,大家沒有機會到旺角街頭嘗到這些美食,不過也可以認識香港街頭小食!

講美食前先解釋「掃街」,並不是打掃街道,而是把街頭的小食掃(吃)光光!

1. 臭豆腐
從前的臭豆腐「臭名遠播」,遠遠就能嗅到它的「香氣」,喜歡的人會很愛,討厭的人會嫌惡,愛恨分明。一口咬下,嘗到香脆的金黃色外皮,再來是嫩滑的豆腐,

2. 炸魚蛋
正常來說,魚蛋應該是由魚肉製成的,靚一點的魚蛋就充滿魚味又彈牙,而次貨則鮮味欠奉,只要彈牙口感,質素更差的更口感相當軟,所以吃魚蛋也要找間口碑好的,才能嘗到真正的香港口味!

3. 炸大腸
這款街頭小食幾近失傳,因為工序繁複,單是洗豬大腸就要用上粗鹽、生粉清洗,才可去除潺迹和異味。炸大腸的手推車往往有一個大鍋,注滿油,油滾後將大腸炸香,再放至鍋的兩邊。待客人「柯打」時才拿起大腸切成一串串。大腸入口香脆,一口一口吃更慢慢嘗到油香,令人回味,可惜是坊間會做炸大腸的店愈來愈少了。

4. 碗仔翅
現在社會都提倡「環保不吃魚翅」,因而有仿魚翅出現。其實,很久以前香港就出現碗仔翅,無論是造型、味道都與酒樓的魚翅羹相當神似。想吃得再「豪華」一點,可以加「魚肉」,就是「魚肉翅」呀!

5. 串燒
是的,串燒好像沒有什麼特別,但街頭的串燒特別在用炭燒(香港的店,室內不能用炭燒),所以燒好的串燒會多了一份炭香,增添美味度。

6. 烤魷魚
小時候看電影,電影院外有很多小攤,當中有一檔是烤魷魚。以炭火將魷魚乾烤熱,鹹香中帶鮮甜,愈吃愈滋味。

香港的街頭小食還有雞蛋仔、格仔餅及燒賣等等,不過由於當日掃街沒有這些小檔,所以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,這次先認識以上的六大美食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